同时,利用渗井、渗坑、裂隙、溶洞,私设暗管,篡改、伪造监测数据(包括COD去除剂),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;通过偷排或者篡改、www.www-516456.comwww.789820.com,伪造监测数据、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、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;堆场、建筑工地未落实扬尘防控措施,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;其他涉水、涉气的环境违法行为。
“一旦发现相关违法线索,市民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举报。”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拨打12345进行电话举报;或寄信到两江新区嘉蓉路重庆环保科技产业园,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人民来访接待室,邮编401120;也可通过“重庆生态环境”微信公众号右下侧“办事服务”功能“生态环境有奖举报”模块进行举报。据了解,通过来信和微信方式举报的线索经调查核实,符合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(试行)的通知》(渝环〔2020〕73号)相关规定的,按标准给予奖励。对提供违法线索的公民信息,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将严格保密、www.448577.com,依法保护。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